本系列會挖掘與探索產品中的功能細節和體驗亮點,讓大家發現各種產品的另一面,同時也希望大家一起探討這些體驗細節,提高我們對產品的認知與設計思考能力。
作為UI設計師,我們的核心任務是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與交互體驗設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做好需求評估,以確保我們的設計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期望。本文將探討UI設計師如何做好需求評估,提升用戶體驗與交互體驗設計。
隨著技術的日益發展,數字產品的競爭已不僅僅局限于功能與性能,更多地延伸至用戶體驗與交互設計的深度。作為UI設計師,如何更有效地提升這兩大方面的體驗,已成為當前的核心任務。本文將從UI設計師的視角,深入剖析提升產品用戶體驗和交互體驗的關鍵策略。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UI設計師、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是三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職責,但共同的目標是打造出優秀的產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需要緊密合作,相互支持。本文將探討UI設計師如何與產品經理和開發配合好,助力產品提效。
產品經理經常會收到各種需求。說是需求,不如說是產品“要求”。因為別人提需求時,通常只是說他們想要什么,不會描述用戶場景,甚至可能有些需求不是站在用戶角度提出的。
產品經理在接收需求后,需要進行需求評估,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將“要求”轉化為產品需求。
UI設計師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通過設計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為產品注入生命和靈魂。為了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并驅動產品優化,UI設計師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在設計師工作的過程中,所承接的需求大多來源于產品。產品作為需求的主要提出者,自然承擔了大部分的需求分析工作。但這不僅僅是產品的事兒,設計師對于需求分析也有很大的必要性。
那么產品和設計做需求分析有什么區別呢?
結合產品五要素來看,產品更多思考戰略層和范圍層的內容,更偏向于從商業維度制定產品目標,以及考慮手里有哪些資源可以滿足用戶訴求。
設計師主要在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發揮價值。要在充分理解產品目標的基礎上,從用戶角度出發,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和期望,辨別需求是否解決了用戶本質訴求。同時,設計師也要結合產品目標,權衡商業和用戶體驗,采用合適的形式把需求表達出來。
售賣軟件服務的公司,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開發一套通用的解決方案或產品,而幾乎不用接收任何定制化需求(定制化需求大多會被內化成通用產品的新功能)。這種經營模式下,公司全部的業務和技術力量都可以集中在這一套標準化產品上。因為人力充足,那些為了提升體驗滿意度而做的努力就很容易有結果,設計師基本不用太過擔心投入的成本。但很多公司面向的客戶形態無法做到這種理想狀態,這些公司對外交付的版本一般都是基于主線版本的定制化版本。為了效益,客戶當然越多越好,交付肯定越快越好,這就意味著評審交互設計師輸出的交互設計方案時,體驗至上不再是首肯的目標,按時交付才是。所以支撐外包項目的時候,交互設計師如果沒有邊界感,輸出的交互設計方案在后面的評審階段將會被不斷推翻,無法落地。前面雖然說了標準化產品維護過程中設計師不用過多考慮實現成本,但標準化產品也會有迭代周期,在一個有限的迭代周期內,也同樣需要考慮邊界問題按時完成版本迭代任務。那么交互設計師支撐外包項目或版本迭代項目時都需要有哪些邊界感呢?今天我們來談談需求邊界和技術邊界。
從 0 到 1 搭建新頁面時,面對許多功能和信息,我們該怎樣幫助用戶找到目標功能和內容?有多少導航方式可以選擇?今天帶大家了解導航系統的設計,讓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不迷路~
我們最近在設計 OS 底層組件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很多底層控件規范的討論。今天就這篇文章詳細分析,包括控件定義、命名、使用等等規范,打磨好基礎控件的設計細節。
當我們設計師在設計界面時,經常會面臨一些困難的決策。有非常多的設計手法可以向用戶表達同一個意思。有時候,設計師發現想要確定哪個元素最適合完成設計目標,是一件很讓人糾結的事情。
例如,在一個給定的場景中,信息如何呈現是最好的?是應該打開一個全新的界面,一個浮層還是彈窗?
如果設計師使用浮層,又將面臨一個新問題——選擇哪種關閉方式,是關閉按鈕還是滑動關閉?
在這篇文章中,我嘗試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并明確一些模式標準。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axec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