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1 藍藍設計的小編
張小龍簡介:Foxmail創始人,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曾開發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2005年3月16日,騰訊收購Foxmail軟件,張小龍加盟騰訊公司,擔任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全面負責并帶領QQ郵箱團隊。加盟騰訊公司后開發騰訊微信,被譽為“微信之父”,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12中國創新人物”。主要負責騰訊公司廣州研發部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騰訊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工作。
以下整理出張小龍演講里的主要內容:
張小龍在騰訊內部長達8小時的演講
一、產品經理要求
1、了解人性
2、了解群體心理
3、產品經理像上帝一樣,可建造系統,制定規則,讓群體在系統中演化
4、提高自己的藝術品位、質量要求品位/細節體驗品位;作品而非產品;工匠而非設計師
二、了解人性
1、人是懶惰的
2、人是跟風的、別人都在用,群體智商低于個體智商
3、人沒有耐心
4、人不愛學習
5、人們對隨機好奇
6、偉大產品應該滿足人的情感需求、滿足人性貪嗔癡
7、不要改變人們的常識習慣,要設計時順應日常習慣
三、了解群體心理
1、重視屌絲用戶群,他們有存在感的渴望
2、為群體效應而做,容易傳播放大
3、沒有設計,只有解決問題;避免戰略行為代替真實需求:打通、整合、拉動、導入、多平臺、全面
4、需求不來自調研,用戶群大部分都是中庸普通的,他們的反饋只是幫助你了解他們是怎么想怎么看的;需求不來自競爭對手,大部分產品特性都是沒有什么價值意義的;
5、需求不來自分析,大部分產品經理的分析都是過于理性,而真實的用戶都是感性。爽、好玩,勝過功能。做3秒就想用會用的功能。需要文字解釋的功能需要重新設計
6、需求不來自競爭對手,從別的產品里借鑒思考,關鍵是要深刻理解功能特性背后的心理訴求
7、需求不來自討論。多在微博上觀察普通用戶在干什么、他們的時代潮流趨勢是什么、在什么場景下、他們感受如何;從用戶交流中發現創新;關注用戶們稱贊太好玩了的功能特性;忽略評論家,沒有任何意義,仁者見仁
8、你無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你不要以為自己特殊,其實你很中庸普通。滿足自己需求就是滿足用戶需求。
四、像上帝一樣道生一一生二的建造系統建立規則
1、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質心理訴求。沒有被解構、洞穿的需求都是耍流氓的偽需求,必須要歸結到人的最本質人性。需求來自對當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2、如果解決方案非常復雜,一定是目標問題定位不細分
3、產品是演化而來,而非規劃出來的。讓用戶推動用戶
4、面向階段性目標,不過度設計。不在1.0做2.0該做的
5、只抓主場景,不做全功能;面向場景來做設計,而非面向功能列表;面向場景才能取舍;面向階段性目標才能取舍
6、除了核心功能,其他都可做成可卸載的插件
7、條理清晰勝過視覺表現;分類,化繁為簡;單一路徑,不要多入口多出口;抽象洞察本質,方能化繁為簡;極簡方不被超越因為無法超越。如果一個特性不能讓人興奮不如不做
8、先做產品結構,之后才是功能細節;產品結構是骨骼,不可多變和復雜;創作從骨骼開始,而不是先造肌肉
五、提高用戶體驗品位
1、不要損失體驗,不要為了流量和收費到處加入口
2、別讓我思考,每個對話框都有一個明顯的默認按鈕
3、響應性能永遠是第一體驗
4、有調性的產品才會演化,讓技術產品散發人文氣質
5、發布:歡迎頁:讓歡迎頁成為你的產品發布會
6、上線:上線是為了驗證想法,是為了改進
7、運營:硬導入用戶,只會給用戶留下壞印象。KPI是好產品的副產品,不為KPI改變產品
8、運營:尊重客戶隱私,不要老想著收集用戶信息對自己有好處
附《微信發展八大趨向》
導語:騰訊微信公開課于12月10日舉辦,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闡述了微信發展的八大趨向。
騰訊微信公開課于12月10日舉辦,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闡述了微信發展的八大趨向:第一,是希望能夠鼓勵有價值的服務;第二,希望公眾平臺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地理的限制;第三,希望能夠消除中介;第四,希望微信的系統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第五,希望搭建一個生態系統;第六,希望微信的公眾平臺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第七,關于社交流量;第八,用戶價值第一。
張小龍微信公開課演講提出微信發展八大趨向(全文),互聯網的一些事
以下為張小龍演講全文實錄:
各位參加微信公開課的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很遺憾這一次不能來現場跟大家交流,因為一些近期的事情。
但是我也非常榮幸地能有這個機會,通過視頻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微信對于開放平臺的一些理念和方向。
在微信公眾平臺里面我們有一個口號:大家在網上可以看到,就是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很多人對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這句話是來自于我們最早的在設計這個公眾平臺的時候。我們在想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事情,最終我們把我們所有的想法提煉出來這樣一句話。
今天我想通過幾點來把我們這樣一個口號,作一個比較細致的闡述。
第一點,我們是希望能夠鼓勵有價值的服務
那什么是有價值的服務?
舉個例子,譬如說在幾年以前博客時代,當時博客曾經非常的紅火,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博客慢慢的也就衰退了。那我們做了公眾平臺以后我們非常驚訝的看到自媒體、以及以前的一些博客作者他們重新投入了進來,并且在公眾平臺里面出現了越來越多好的原創文章,作為一個平臺來說我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這樣一種投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非常鼓勵,非常優秀的文章能夠出現在公眾平臺里面,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對用戶非常有價值的服務,因此也卷入到了非常多的其他各式各樣的一些內容進來。
那對很多的內容大家也會發現,我們平臺會采取一些比較嚴格的措施來控制它。譬如說,各種誘導類的,誘導用戶去分享朋友圈的,又譬如說,可能有一些版權問題或者一些H5的游戲,我們最終都做了一些限制。我們會一直把握一點,哪些內容是對用戶有價值的,一些是沒有價值的。
這是第一點,我們鼓勵真正有價值的服務出現在微信的公眾平臺里面。
第二點,我們是希望公眾平臺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地理的限制
那什么是地理的限制?
當我們在構思微信的公眾平臺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想我們希望促進一種什么樣的商業。我們知道,在互聯網其實帶動人們的交流跨越了一種地理上的一種限制,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以來,所有的人都能夠卷入到一種跨越時空的一種交流里面。
地理曾經是過去的一個商業上的一個重要因素。譬如說,一個商鋪可能要找一個非常好的地段那么它才會有價值,但是移動互聯網的人流其實不太依賴于一些地理位置的限制。當時我們曾經設想過一個場景,我們就用這個來舉例。譬如說一個盲人的按摩師,他可能不需要去租一個鋪面,只要他的手藝足夠好,那么他就可以在一個不是很好的鋪面里去提供他的按摩服務,我們希望能夠給那些沒有地理優勢的商家也能帶來一種非常好的顧客訪問量。
在移動互聯網世道我們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點,我們希望能夠消除中介
消除中介可能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因為所有的商業可能都依賴于非常非常多中間的環節,但是我們自從做公眾平臺以后,我們是希望商家能夠通過公眾平臺直接提供一種服務。那這種服務之所以有可能是因為如果商家也卷入到公眾平臺,消費者也卷入到公眾平臺,那么他們是可以互相連接起來的。
這種模式可能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因為商家是很難直接和消費者對話的。公眾平臺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我們非常鼓勵商家和消費者能夠在公眾平臺里面直接的對話,這也是為什么在公眾平臺里面看起來大家是可以在一個會話的窗口里面和商家直接作一種對話。
第四點,我們希望我們的系統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
對去中心化可能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們的理解是說,微信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臺方、第三方。
相反,我們鼓勵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組織自己的客戶。舉個例子,譬如說很早以前我們就提出來在PC互聯網時代,可能流量的入口在搜索框里面,但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反而認為流量的入口可能在二維碼里面。所以微信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大力的推動二維碼在中國的普及。因為在線下的流量來說,人們需要有一種介質,能夠讓手機連接到某一種服務,那從線下來說我們認為二維碼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到現在為止你很難看到在微信里面有一種中心化的一種公眾號的一種存在形式。這一點我們自己也覺得非常的得意,因為一個新的用戶裝了微信以后,他確實在微信里面找不到一個叫做公眾號或者公眾平臺的入口。他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的話,可能看不到任何公眾號的存在,看不到公眾平臺的存在。
但是每天有近千萬的公眾號,在微信里面很活躍,他們的活躍是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帶來的。微信并沒有一個中心入口來提供給他們,這是我們對于去中心化在微信里面的一種體現,同時我們也鼓勵所有的商家或者第三方的服務商能夠通過公眾平臺,自身的去組織各種資源,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對于公眾號的訂閱會采取比較謹慎的一種措施。
第五點,微信希望搭建一個生態系統
很多人問我們:微信這樣子的話什么都可以做。他們也會擔心說如果他們做的事情微信做了怎么辦。但是微信不會什么都去做。其中一個原因是說我們希望基于微信能搭建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我們自己把生態系統里面的每一塊都給做了。
簡單說我們是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說我們要建造一個自己的宮殿出來。
我們希望整個森林是去培育它的一個環境,我們讓所有的一些生物或者動植物能夠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長出來,而不是說我們自己去把它建造出來。
第六點 ,我們希望我們的公眾平臺是一個動態的系統
很多朋友會說,微信的平臺規則似乎不太明朗,或者說我們的規則不太清淅。
以至于說,覺得這里面存在一些混亂,但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我們并不認為一個規則100%很確定的系統就是一個好的系統。相反,我們認為一個動態的系統是一個更加能夠獲得動態穩定的系統。
所以,我們認為第三方跟我們一起來共同建造一個系統,而不是我們做好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既然是一起來做,我們認為這個系統應該是一個動態自我完善的系統,而不是一個比較僵死的一個系統,甚至整個系統也是我們和第三方一起定義出來的。
所以,你會看到微信會不斷的有些變化,公眾平臺不斷的有些變化。我們的變化是讓我們的系統能夠獲得一種動態的穩定。
第七點,關于社交流量
大家會發現在微信里很少會提供一個中性化的流量入口,但是并不妨礙很多需要流量的場景應用能夠被活躍起來。譬如說微信里的微信紅包、微信游戲,甚至包括一些硬件相關的譬如運動類的手環。手環也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會把手環的記步數據標準化,使得一個手環的用戶可以和其他手環用戶進行一個PK,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社交流量的一個場景。
我們在后期也會不斷地發掘這種流量場景并且把它提供給平臺的用戶。
第八點, 我們會說所有的考慮都會基于一個前提,就是用戶價值第一
我們剛才說了這么多微信的一些理念,但是最終都必須把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否則的話可能會損害到整個平臺的健康。所以你們會看到譬如朋友圈的管理,用戶是需要在朋友圈里看到各式各樣的內容,但是我們又會去治理它,讓一些騷擾到用戶或用戶不愿意看到的內容清理出去。
對于公眾平臺,就像訂閱號一樣的,這里面有非常多的閱讀量來自于朋友圈,這是符合2/8原理的:20%的用戶到訂閱號里面去挑選內容,然后80%的用戶在朋友圈里去閱讀這些內容。
我們很高興這個流量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一切都是在用戶認可的情況之下發生的 。
以上八點是我們對于公眾平臺的方向與理念的一些思考,在這里分享出來,也希望第三方的開發者對于我們平臺能夠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
之所以利用這次機會來講述我們的理念,是受到前幾天一個小事情的觸動。
因為我以為大家對于微信鼓勵的方向應該是非常清晰的,但看起來好像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所以這里確實非常高興能夠通過視頻跟大家作一次交流。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花時間來聽,并且預祝大會能夠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微信背后的產品觀》精華部分
一、產品經理要求
1、了解人性
2、了解群體心理
3、產品經理像上帝一樣,可建造系統,制定規則,讓群體在系統中演化
4、提高自己的藝術品位、質量要求品位/細節體驗品位;作品而非產品;工匠而非設計師
二、了解人性
1、人是懶惰的
2、人是跟風的、別人都在用,群體智商低于個體智商
3、人沒有耐心
4、人不愛學習
5、人們對隨機好奇
6、偉大產品應該滿足人的情感需求、滿足人性貪嗔癡
7、不要改變人們的常識習慣,要設計時順應日常習慣
三、了解群體心理
1、重視屌絲用戶群,他們有存在感的渴望
2、為群體效應而做,容易傳播放大
3、沒有設計,只有解決問題;避免戰略行為代替真實需求:打通、整合、拉動、導入、多平臺、全面
4、需求不來自調研,用戶群大部分都是中庸普通的,他們的反饋只是幫助你了解他們是怎么想怎么看的;需求不來自競爭對手,大部分產品特性都是沒有什么價值意義的;
5、需求不來自分析,大部分產品經理的分析都是過于理性,而真實的用戶都是感性。爽、好玩,勝過功能。做3秒就想用會用的功能。需要文字解釋的功能需要重新設計
6、需求不來自競爭對手,從別的產品里借鑒思考,關鍵是要深刻理解功能特性背后的心理訴求
7、需求不來自討論。多在微博上觀察普通用戶在干什么、他們的時代潮流趨勢是什么、在什么場景下、他們感受如何;從用戶交流中發現創新;關注用戶們稱贊太好玩了的功能特性;忽略評論家,沒有任何意義,仁者見仁
8、你無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你不要以為自己特殊,其實你很中庸普通。滿足自己需求就是滿足用戶需求。
四、像上帝一樣道生一一生二的建造系統建立規則
1、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質心理訴求。沒有被解構、洞穿的需求都是耍流氓的偽需求,必須要歸結到人的最本質人性。需求來自對當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2、如果解決方案非常復雜,一定是目標問題定位不細分
3、產品是演化而來,而非規劃出來的。讓用戶推動用戶
4、面向階段性目標,不過度設計。不在1.0做2.0該做的
5、只抓主場景,不做全功能;面向場景來做設計,而非面向功能列表;面向場景才能取舍;面向階段性目標才能取舍
6、除了核心功能,其他都可做成可卸載的插件
7、條理清晰勝過視覺表現;分類,化繁為簡;單一路徑,不要多入口多出口;抽象洞察本質,方能化繁為簡;極簡方不被超越因為無法超越。如果一個特性不能讓人興奮不如不做
8、先做產品結構,之后才是功能細節;產品結構是骨骼,不可多變和復雜;創作從骨骼開始,而不是先造肌肉
五、提高用戶體驗品位
1、不要損失體驗,不要為了流量和收費到處加入口
2、別讓我思考,每個對話框都有一個明顯的默認按鈕
3、響應性能永遠是第一體驗
4、有調性的產品才會演化,讓技術產品散發人文氣質
5、發布:歡迎頁:讓歡迎頁成為你的產品發布會
6、上線:上線是為了驗證想法,是為了改進
7、運營:硬導入用戶,只會給用戶留下壞印象。KPI是好產品的副產品,不為KPI改變產品
8、運營:尊重客戶隱私,不要老想著收集用戶信息對自己有好處
藍藍設計( axecq.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有效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